如果你是个选择困难症患者,或许你也有这样的体验:
走进美食街,看到这样琳琅满目的一排美食店,虽然已经饿得不行,却仍为选择哪一家而纠结。
想上网买一双鞋子,原本以为一个晚上就能解决的事情,结果一个星期了也没买到。
面对一系列待办事项,根本选择不了该先完成哪一个。
且不提“考研还是考公”,“选哪个专业”这样的大选择,光是想想早午晚餐要吃什么,明后天要穿什么,就已经令人纠结的头疼。
选择困难症虽不是医学上的正式诊断,却真实地反映了当代社会一种普遍的心理状态。这种心理状态表现为焦虑、犹豫不决,甚至是对做出选择后可能带来的后悔感到恐惧。这些情绪常常容易让我们无法按预期时间完成任务,甚至给我们带来痛苦和内耗。
我们在选择的时候,
为什么总是陷入纠结?
更多的“选择”更容易让我们陷入纠结。这是因为过多的选项需要占用更多的认知资源,使我们感受到认知的负担,从而降低了做出选择的动力。
德裔美国心理学家库尔特·勒温将这种面对过多选择时的焦虑称作“双趋冲突”。双趋冲突是指人同时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目标吸引,但ta只能选择其中一个目标时所产生的内心冲突,即所谓的“鱼我所欲也,熊掌亦我所欲也”式冲突。选择其中一个,又担心选择另一个是否会更好。
当面临问题和选择时,人们通常希望根据效用最大化原理,在所有选择中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那个选择。所以我们总是会不自觉地问自己:有没有更多的信息可供参考?企图找到一个选项全面优于另一个选项的理由,而且总是担心自己有所遗漏、产生偏差,所以需要花超出预期的时间去研究和权衡每个选择的利弊。然而在实际情况下我们很难达到这样的目标,故而导致我们在选择中陷入纠结、焦虑。
在选择中纠结
也是因为我们很怕
让自己背负决策错误的责任
从而有意识的在逃避决策
大多数时候,我们之所以会陷入决策漩涡中,往往意味着我们所面临的选择中优劣之分并不明显。比如当你网购时在三双鞋子中做选择,你会觉得A颜色没有那么好看,但它材质很舒服,或者觉得B特别好看,但却没有最适合的码数,C好像各方面都挺好的,但却没有可以搭配的上衣。
导致我们陷入纠结的,可能是我们会在潜意识里给这个决策增添太多的附加值,包括做完选择后续所发生的一切,我们都会归因于这个决策。这就会产生一个结果:倘若我们选择了选项A,万一未来发生了一些我们不愿意接受的结果,或者事物的发展不如我们的预期,我们就会下意识地把这些不好的结果,归咎于“我当初为什么要选择A?”,“我要是选了B就好了”,从而让我们产生后悔、遗憾的情绪,也可能会在下一次的决策中更容易陷入选择困难的循环。
选择困难与个人的性格特质
也有一定关联
过分完美主义的人相对其他人群来说会更难做出选择,更害怕做错误的选择,因为他们有做出“完美”决定的强烈愿望,这种对完美的渴望可能导致“分析瘫痪”,即因为过于专注于寻找完美的选择,以至于根本无法做出决定。
过度自卑的人,则会对自己做出正确选择的能力缺乏信心,自我怀疑,觉得自己没有足够的经验或知识来做出明智的选择,害怕做出可能导致失败的决定,也害怕面对他人的批评或拒绝。这种恐惧会导致优柔寡断,并倾向于避免做出选择。
低自尊也会导致人对自己的喜好和价值观缺乏清晰的认识,难以察觉自己真正想要的,也就很难做出符合自己真正愿望和预期的选择。他们很可能会受到外部影响,从而使决策过程进一步复杂化。
过多的决策本身就会
带来严重的精神疲劳
选择困难无疑是
更增加了我们的精神压力
据国外研究统计,成年人每天要作出的决策高达35000次,每天一睁眼就有无数选择袭来,就算是休息时间,脑内剧场都仍旧上演不停。这些选择不一定是人生抉择,更多的是生活中琐碎的小事。但却在无形间损耗我们的精力,不断降低我们决策的质量,并让人的思考能力大幅下降,这就是心理学中的决策疲劳现象。
“决策疲劳”的带来的后果远比想象中的严重,常常会让人无法集中注意力、经常拖延,很多任务还没有开始做就觉得疲惫不堪;容易冲动行事、时常感到不知所措、常对最终选择感到不满;也更容易逃避决策,造成小事计较、大事摆烂的心态。
或许寻找正确的思维方式和小技巧能够帮助我们减少选择、摆脱纠结,从重负中解放出来,让我们更加开心和充满活力。
当我们在做选择的时候
不妨跳出这些惯性思维
当我们在想:如果我再多纠结一下,或许就能想得更透彻、思考得更全面,从而做出更好的选择。
不妨想想:在小事上,如果我已经得到了充足的信息,也认真思考过了,那么就已经足够了,不应该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这些细枝末节上,还耗费了我大量的精力。
当我们在想:万一我选择了A,未来结果并不如愿,都是我现在的选择造成的。
不妨想想:未来是不确定的,虽然我并没有能力遇见未来,却可以为当下的自己负责,为什么要让当下的自己,背上未来这个沉重的包袱呢?重要的不是“我做了什么才导致它发生”,而是“我可以做些什么,来降低问题发生的几率”,以及“当问题发生时,我可以如何应对”。
当我们在想:怎么样才能选到这个最完美的选择呢?
不妨想想:完美本身就是很难做到的,只要眼前的选择令自己感到满意,我就可以选择它,并专注于自己的选择,不为后来出现的更好的选择而感到后悔。做一个“满足者”,或许比“完美主义者”会更能让我感到快乐。
摆脱选择困难小tips
对选择进行筛选,尝试抛弃无关紧要的选择,限制选择数量
你可以试试回顾最近所做的选择,并列出做以上选择时采取的步骤、花费的时间,回忆自己当时做选择的感受,最后问问自己从中得到了什么,以此来进行筛选。
给你的选择规定一个期限
给自己在选择中“获取信息”及“思考权衡”的过程都设定一个期限,一旦获取信息的期限到了,就不再主动去搜寻相关信息,而是转入思考和权衡之中。同样,当思考权衡的期限到了,就尝试让自己按照已有的信息和思考结果尽快做出选择,果断切断自己的纠结,避免让自己陷入无休止的内耗之中。
就像网购时,如果你想尽快作出决定,那就给自己设定一个加入购物车的期限,再设置一个在购物车里选择的期限,让自己在期限内尽快作出选择,避免选择困难。
当然,如果你感到严重的选择困难,甚至恐惧,也不要担心,尝试寻找身边专业的帮助。要相信选择困难症并非难以改变,只要我们保持耐心,努力去尝试不同的方法,积极主动地养成新的思维模式,一定能慢慢让自己在做决定时变得更加自信和果断。
在生活中偶尔为选择纠结
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啦
愿你能勇敢面对自己的选择
找到让自己舒服的生活方式
开心地度过每一天
转载自:华南师大心理咨询研究中心微信公众号